交易所 jiaoyisuo 分类>>
2025年全球Top加密货币交易所权威推荐三年均高负债85%、现金流已近、专利纠纷下高新企业的泰金新能狂奔科创板是否构成欺诈发行?
交易所,交易所排名,交易所排行,加密货币交易所排行榜,加密货币是什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加密货币平台,币安交易所,HTX火币交易所,欧意交易所,Bybit交易所,Coinbase交易所,Bitget交易所,Kraken交易所,交易所权威推荐,全球交易所排名,虚拟货币交易所排名,加密货币,加密货币是什么
泰金新能的故事始于2000年11月,这家扎根西安的企业,主营业务涵盖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根据招股书宣传,公司是国际上能够提供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热门领域。此次冲刺科创板,公司拟募集金15亿元,计划投入三大项目: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另有1.33亿元明确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看似光鲜的募资计划背后,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这三个自建项目连土地使用权都还没拿到,只靠一份与管委会的《入区协议》画饼充饥。
一是财务结构异常,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90%以上,2024年末流动比率仅1.07、速动比率0.3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二是经营现金流断崖式恶化,2024年由正转负净流出4.7亿元,同比暴跌324%;三是核心客户经营恶化,嘉元科技、中一科技等前五大客户2024年普遍陷入亏损,导致应收账款高达6.81亿元且回款放缓;四是7项核心专利被宣告无效引发的技术真实性质疑;五是研发投入强度不足,与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存在明显差距;六是历史股权代持比例曾高达44.98%的合规问题;七是关联交易定价公允性及业务独立性问题。
在这样高负债下,公司的做法令人瞠目结舌。泰金新能的股东却在忙着分红套现。2022年度,公司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6000万元,导致当年近三分之二的净利润被分红。更值得玩味的是,公司在申报材料中对2021年分红金额的披露存在矛盾:前次申报称分红1272.96万元,本次申报却改口为0元,理由是按照分红所属年度列示。1272.96万元就一句话就没了踪影,这种数据腾挪术难以掩盖股东急于套现的事实,在公司亟需资金发展的阶段,大额分红无疑加剧了财务紧张。
与此同时,公司开始大手笔借钱,甚至不惜违规操作,2022年公司通过供应商取得银行贷款2000万元,其中1730万元转回公司账户使用,导致有息债务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末达到4.84亿元。其危险在于,公司对客户预付款形成了严重依赖——2022-2024年合同负债余额分别为15.70亿元、23.83亿元和14.65亿元,占总负债比重长期过半。这种寅吃卯粮的模式在行业景气时尚可维持,但一旦下游需求放缓,资金链立刻面临断裂风险。
那么,为何其负债率越来越高,负债额越来越大,这与其客户也有关系。泰金新能的客户集中风险极为突出,2021-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34.73%、44.32%、57.19%、47.70%,存在的问题是,而这些核心客户的经营状况正在急剧恶化:嘉元科技、中一科技、德福科技等2023年净利润下滑,2024年嘉元科技在营收增长31.27%情况下年净利润亏损2.39亿元,中一科技2024年净亏损8419.59万元,德福科技2024年亏损2.45亿元下降284.8%,客户自身难保直接导致泰金新能的回款周期拉长,2024年新签合同骤减导致预收款减少7.17亿元,应收账款余额攀升至6.81亿元也就不足为奇了。
招股书里说尽公司的成长,但是没有明确背后竟然到了现金流即将崩溃的地步,却依然大手笔向市场伸手募资。这种状况已涉嫌违反《证券法》关于信息披露的多项规定。根据《证券法》第二十条,发行人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报送的证券发行申请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泰金新能在招股书中虽披露了高负债率,但将其解释为行业特性,未充分揭示合同负债依赖风险及客户亏损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明确规定,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等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尚未发行证券的,处以2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罚款;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募集资金金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专利是科创企业的生命线项核心专利被宣告无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技术要么不具备新颖性,要么属于现有技术的简单改进。在铜箔生产设备这一高度依赖技术壁垒的行业,核心专利失效将直接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甚至可能引发侵权诉讼风险。公司却试图淡化这一重大不利事项,明显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其次,当然,公司研发投入也存在致命短板,科创板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明确要求,科创板八条及配套指引规定,高研发投入企业需满足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15%,或累计研发投入不低于3亿元。泰金新能的表现如何?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755.39万元、4854.30万元和7183.97万元,累计仅1.58亿元,远未达到3亿元标准;研发费用率在2023年没有达到科创板3%的标准,其余两年也仅仅擦边。(2022年3.74%、2023年2.91%、2024年3.27%,)不仅远低于15%的红线,甚至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况且公司号称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标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也需要达到3%,这两点泰金新能都没有达标。